当前位置: | 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-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入口 |
|
党旗引领担使命,全力以“复”展担当
| |||||
| |||||
日前,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及局部强降雨影响,北京门头沟地区爆发山洪灾害,门头沟斋堂镇作为北京最大的乡镇,是门头沟地区重灾区。据气象部门统计,门头沟区斋堂日平均降雨量达320.8毫米,单日降水量237.2毫米,打破了单日降水量157.2毫米的历史记录。洪水肆虐下曾经美丽的家园满目疮痍目,灾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。 8月15日,在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和中国电建有序部署下,公司迅速成立门头沟区斋堂镇灾后重建工作组,坚决落实上级工作要求,充分发扬“靠得住、冲得上、打得赢”的电建精神,奋战在抢险救灾最前线,让党旗在永定河畔高高飘扬。 河道清淤全力冲刺,五天完成任务跑出“电建速度”。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截至8月20日,施工团队提前完成国资委下达的主河道30余公里的清理任务,率先进入支沟进行清淤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 组织引领,筑牢援建“红色堤坝”。“人心齐、泰山移”。接到支援任务后,公司党委立即响应,迅速部署,成立由七公司工程管理人员、密云西田各庄项目等150余名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调动了突击队员们的积极性,为清淤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强的基础。突击队与镇政府密切沟通,开展工作协调统一,及时深入到最需要的地方。突击队人员分为六组,在不同支流同时开展作业,加快推进清淤速度。 实地踏勘,提前做好工作部署。进场施工,踏勘先行,现场踏勘是开展施工建设的基础。接到全面清理河道的指示后,突击队长程正邦亲自带队,对全镇29个行政村进行实地勘测,执行任务当天正值高温酷暑天气,大家头顶烈日,脚踩泥泞,了解记录掌握抢险救灾现场第一手资料。一天下来,突击队员们累计步行达100余公里,开车180余公里,将主河道和29个村的支沟淤堵情况、房屋空余情况全部摸排清楚,为人员设备进场奠定了基础。 周密安排,材料供应不间断。抢险救灾工作既要保障自身生命安全也要高效有序推进。时值防汛关键期,河道清淤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,现场抢险救灾工作只能安排在白天进行,为确保按时完成支援任务,突击队员们对工程量进行了详实的预估,根据每天各沟渠的作业情况,及时调整支援任务工作计划并对人材机进行系统的部署调配,以确保机械的高效转场,避免人员窝工。由于灾后通讯设施损毁严重,全镇范围内长时间信息通信中断,加之斋堂镇面积大,河道流域广,如果作业小组之间信息不畅,主河道清理任务将无法如期完成。为保证通讯顺畅、抢险讯息及时沟通,突击队增加了4辆管理用车,并统一办理信号较强的手机账户,确保每组人员通讯“不断档”。 研判风险,应急防汛及时响应。当前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突击队员们未雨绸缪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。通过实时天气监控、责任到人等方式,强化汛期灾害风险动态研判和监测预警。每日作业完成后,及时将机械设备停放至安全位置,严格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,突击队设专人24小时应急值守,遇有突发事件,第一时间报告、响应、处置,做到紧急情况妥善应对。 在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施工现场我们常见这样的画面:现场连夜召开调度会议,研究推进措施、协调解决难题;突击队员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斋堂镇的每个角落,人黑了、瘦了,但谈起重建工作来情难自禁,对清淤数量、设备投入、工程进度等了然于心。在这场恢复重建攻坚战中,公司上下凝心聚力,攻坚克难,团结实干,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,以坚定的信心和无畏的勇气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和初心使命。真抓才能攻坚克难,实干才能梦想成真,公司将继续发挥专业人才、设备、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-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入口优势,安全高效完成防汛抗洪及灾后重建工作任务,履行社会责任,彰显央企担当。 | 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浏览次数: |